變焦攝像頭_變焦
大家好,楊子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變焦攝像頭,,變焦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變焦鏡頭-變焦范圍和焦距詳情
變焦鏡頭通常用“217.5”這樣的二進制數(shù)組來表示,,前面的數(shù)字“21”就是變焦范圍,是鏡頭的最長焦距與最短焦距之比,;后面的數(shù)字“7.5”是以毫米為單位的最短焦距,,可以表示變焦鏡頭的最大視角。知道了這個意思,,我們就很容易知道,,這個217.5的變焦鏡頭可以從7.5mm(最大可用視角的焦距)變成157.5mm(最大可用焦距)。
知道了鏡頭的焦距(F)和拍攝場景的距離(D),,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相機所能拍攝的場景的大小X(水平方向)和Y(垂直方向),,可以幫助攝像師有目的地選擇不同變焦范圍的鏡頭。下面是計算方法:演播室攝像機使用的CCD為2/3英寸,,其成像尺寸為8.86.6mm,,x=8.8 (d/f) mmy=6.6 (d/f) mm。
隨著鏡頭制造水平的提高,,相機廣角鏡頭的最短焦距已經(jīng)達到了4mm(可以拍攝到身高1.8m的人在距離相機1m處的全景),,而長焦鏡頭的最長焦距可以達到1100mm以上(可以拍攝到身高1.8m的人在距離相機300m處的全景),這是非常驚人的,,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根據(jù)對焦時對焦組鏡頭的移動狀態(tài),便攜式鏡頭可分為內對焦鏡頭和外對焦鏡頭,。內調焦透鏡調焦時,,調焦組前三個透鏡中前面的一個是固定的,只有中間的一個或后面的一個移動,,所以固定在其套筒上的遮光罩不隨調焦轉動,,允許遮光罩做成方形開口,可以有效減少雜散光,,提高畫質,。但內部對焦鏡頭需要雙層套筒結構,對機械精度要求較高,。外透鏡調焦組的幾個透鏡和遮光罩固定在一個套筒上,當幾個透鏡同時移動時,,遮光罩也移動,。所以只能安裝圓形遮光罩,雜散光降低效果不如方形遮光罩,,但機械結構簡單,。
變焦示意圖
變焦透鏡-透鏡變焦原理變焦示意圖光學變焦是通過在透鏡內部移動透鏡來改變變焦點的位置,改變透鏡的焦距,,改變透鏡的視角,,從而放大縮小圖像。上圖中,,紅色三角形較長的直角邊就是相機的焦距,。當改變變焦點的位置時,焦距也會改變,。比如把焦點移到成像平面的反方向,,焦距會更長,畫面中的視角會更小,。這樣,,視角內的場景在成像平面上會變大。
變焦透鏡-透鏡調整
變焦遠距鏡頭的日常操作就是調整光圈,、變焦,、對焦,但是為了保證變焦遠距鏡頭的正常工作,,調整后焦距,、放大鏡頭和超近景鏡頭的使用、中性色濾鏡的技巧以及光圈跟蹤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1.后焦距的調整
當鏡頭新安裝在相機上或圖像清晰度隨變焦距離處的焦距變化時,,需要調整后焦距。調整方法如下:
以3m ~ 5m的物距拍攝不同細節(jié)的圖像(最好是專用測試卡),,調整光圈到合適的位置,,在尋像器上得到清晰的圖像,。
用最長焦距的聚焦環(huán)將圖像調整到最佳清晰度。
最短焦距后調整焦距圈,,使圖像清晰度最佳,。調整后對焦環(huán)時,在轉動后對焦環(huán)之前,,先松開鎖緊螺釘,。
重復前兩步,直到對焦跟蹤準確,,圖像清晰度在變焦距離保持不變,,然后擰緊后對焦環(huán)的固定螺絲。
2.放大鏡的使用
變焦距離透鏡的焦距的連續(xù)調節(jié)范圍是有限的,。比如一個217.5的變焦鏡頭,,可以從7.5mm(最大可用視角的焦距)變?yōu)?57.5mm(最大可用焦距),其變焦距離倍數(shù)為21,。如果放大鏡(EXT)的選擇開關由1變?yōu)?,,變焦倍數(shù)仍為21,但焦距的變化范圍變?yōu)? (7.5 ~ 157.5)=15mm ~ 315mm,。
使用放大鏡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增加放大鏡后,,鏡頭的相對孔徑減小,到達像面的光通量會減少到原來的1/4,。所以光圈需要增加兩檔,。光線暗時,不應使用放大鏡,,否則拍攝的圖像會很暗,。
使用放大鏡后,拍攝圖像的透視畸變和幾何畸變會變大,。
3.超近距離鏡頭的使用
各種鏡頭的近景距離都在60cm以上,,無法聚焦近景距離內的物體。為了拍攝靠近鏡頭的物體,,變焦遠距鏡頭在鏡頭后部配備了超近距離鏡頭,,標有“微距”字樣。超特寫鏡頭的使用方法如下:
提起或松開超近景鏡頭圈上的鎖釘(視具體結構而定),,轉動超近景鏡頭圈向標有微距字樣的白線方向推,,直到推不動為止。
將鏡頭的聚焦環(huán)轉到最近的距離,。
對準拍攝對象,,用對焦環(huán)調清楚,拍攝。
拍攝結束后,,將超近景環(huán)和鎖釘恢復原狀,。
4.景深控制
每次鏡頭為一個物體調整焦距,物體前后一個范圍內的所有物體都清晰,。這個清晰的對焦范圍稱為景深,,景深是鏡頭的重要光學特性,可以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工具,。當主被攝體和周圍所有被攝體一起,,清晰對焦的空間很大時,就說這個鏡頭的景深大,;如果主體周圍的空間不大,,這個鏡頭的景深就說小。
無論從藝術還是技術的角度來看,,景深都是非常
決定一個鏡頭的景深的三個要素是焦距,、光圈和攝像機與被攝物的距離。
鏡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景深隨焦距的增加而減小。
鏡頭的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
被攝物與攝像機之間的距離越大,景深就越大,。
此外,,景深在主被攝物后邊的距離大于前面的距離,也就是說,,位于主被攝物后面的那些被攝物體的清晰聚焦范圍大于其前面的范圍,。
變焦鏡頭-鏡頭透光度與焦距
變焦鏡頭F是鏡頭的透光度。F越小,,鏡頭的透光性越好,。f是鏡頭的放大比率。如,,f=1.4時,,就是說,在一固定的位置上,,畫面可放大1.4倍,。鏡頭的光圈是用數(shù)值來表示的,一般從1.6-2.0,,為使用方便,,一個鏡頭設置多檔光圈,光圈的數(shù)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光通量也越少,,每一個鏡頭的最大光圈都用數(shù)值標在鏡頭的前方。
焦距也是用數(shù)值來表示的,,通常從50-210,,分為短焦、標準和長焦,,還有超短和超長焦的,。數(shù)值越小焦距越短,數(shù)值越大焦距越長,,投影機對鏡頭焦距的要求正投一般在50-140,,背投一般在35左右,焦距決定了打滿預定尺寸時投影機與影幕的距離,,焦距越短,,投影機與影幕的距離就越近,反之就越遠,。如果要在短距離投射大畫面就需要選擇短焦鏡頭的投影機,,反之則需要選擇長焦鏡頭。一般的投影機都為標準鏡頭,。
本文講解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